0%

保研那些事

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保研经历,同时也作为我尝试用Markdown第一次编写博客的一个小demo

个人基本情况

本科就读于华东某顶尖理工类211院校,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,主修专业为:电子科学与技术,前六学期专业综合测评排名:2/94,平均GPA:3.81/4.0,平均成绩:90.21/100,按照学院保研规则,基本上在前五学期结束之后,便确信自己获得推免资格。

需要说明的是,这个专业并不是通常意义上,研究微电子工艺方向的学科(参照浙江大学相应专业的培养),实际上由于学校历史沿革的原因,这个专业的核心内涵为——光电探测与成像,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光学口和电学口的中间专业,电类课程和光类课程都有涉及,但也就都处于全都学,全都学的不精的层面上。😭

成绩

从个人保研的直观感觉上来讲,成绩优异是保研成功的先决条件,也是最最基础条件。本质上讲,老师认为你优秀与否,成绩是最基本的判据,其他的科研、竞赛以及课余活动只是加分项,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,但不能雪中送炭!!!

何况,在人人海投,内卷严重的2020保研之战中,很多学校为了保证筛选的高效,采用唯学校,唯排名(分数)的原则机器筛选,这就导致排名靠后,分数不高的学生,纵使科研竞赛履历斐然,但是还是可能连初试审核都无法通过。😔

数理基础课

虽然乍一看我的数理基础课的分数很高,但是实际上,水分还是很大的,高分多数是通过刷题考上去的。虽然曾经尝试搞懂过原理,但是多数太抽象了,理解的只是皮毛。😣

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成绩
数学基础 线性代数 100
大学物理 100
工程数学 93
概率与过程 92
高等数学 92

专业基础课

鉴于我们专业培养方案的特点,在这里我将部分专业基础课的成绩,按照光学信息电路系统两大类列举如下:

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成绩
专业基础 光学信息 物理光学 99
光电信号处理 95
光电显示技术 93
光电子器件 91
电路系统 电动力学 97
数字逻辑电路 92
模拟电子线路 90
信号与系统 90

实验设计课

在培养方案中,实验设计有独立出来的项目,也有依托课程学习的实验。在实验测评中,优秀的总量不超过15%,部分成绩列举如下:

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成绩
实验设计 EDA设计 优秀(4.0)
光电信号处理实验 优秀(4.0)
光辐射测量实验 优秀(4.0)

竞赛

本科期间,为了保研加分和提升自身能力,参加了一些课外竞赛,也获得了一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奖项。害,要是说参加这玩意说不想获奖、不功利,自己都不信😂但是,真正走下来,还是可以收获很多的。

因为学院对数学建模比赛的加分力度很大,所以参加了很多很多很多的数模比赛,熬过很多很多通宵,掉过很多很多头发,以至于现在说起数学建模,人就恶心,这辈子再也不参加这种比赛了。。。

而且这种比赛最后只提交论文,评价优劣的因素比较主观(受到评委老师个人情况,论文排版美观程度,以及其他一些奇奇怪怪的因素影响),导致有的时候,你觉的你做的很好,这保底二等奖,到头来却一个奖都没有;有的时候,全程瞎编乱造,反而获得一等奖?!就离谱!!!

国省级

  •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(国赛)【每年9月】 江苏赛区三等奖

运用Simulink工具箱,对高压油管压力控制进行仿真。

  • 全国大学生军事数学建模竞赛【每年5月】 一等奖

利用最小生成树模拟退火算法,实现战备节点的选择和通信网络的构建。这个题目我们的结果还是很好的,当时比完就觉得出奇地顺畅,获奖也就自然而言。

  •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(美赛)【每年1/2月】 成功参与奖*2

有句讲句,关于美赛我一直都很迷,对美赛题目一直没感觉。。。

校级

  • "认证杯"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【第三方比赛】 一等奖

  • MathorCup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【第三方比赛】 一等奖

题目很简单,当然奖项的含金量很低,参加就是为了保研加分。。。此外,还有什么小美赛,亚太赛,五一赛......都一样。建模还是打国赛和美赛,其他要是不感兴趣也就别搞了,真心觉得浪费时间。

科研

本科期间参加了学校最高规格的科研训练计划————国家级科研训练(类似于一些学校的大创),项目主要通过深度强化学习(DRL)的方法,解决通信工程领域中的问题。

最终,投稿一篇EI会议论文,相关发明专利已申在审

从保研的过程来看,一般拥有科研经历的学生会更加受到老师的青睐,特别是取得一些成果的。其实不管结果层级如何(除非特别牛的人,老师都知道多数本科生的水平上限在哪里),只要把自己负责的工作,会做的事情和老师讲清楚,会在面试中占据极大的主动权,赢面会很大很大!

信息的获取

有人说,保研是一场信息战,这话一点都不假。信息获取的多少和质量,直接决定了最后能获得offer的层次,有些时候,甚至比硬实力还要关键!下面列举了一些我个人的信息获取途径:

保研论坛

这个网站上有各个学校发布的相关通知,可以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询自己感兴趣学校的通知。也可以在论坛区点击查看相关帖子,相关更新还是比较及时的。

查询引擎是通过爬虫爬取到的,所以可能查询到前几年的通知,也可能查询到前后时间有出入的通知(被爬取网站后期有更新导致),保险起见,这个工具只能进行粗略的查找,精细的准确通知,还是要关注相关学校的官网

微信公众号

这个公众号上的推送比较及时,通知都是最新的,而且还会针对一些学校的通知显示全文。这个账号在知乎上有相关的经验专栏,一些经验帖还是蛮有帮助的。(不是在打广告哈~~)

这个公众号可能是关注的人最多的(因为名字简单😂),但是基本的功能都大同小异。该号对专业类型——经管类、医学类、理工类分类的汇总通知,所以可以依据自己的专业分类选择。

这些公众号可以多加几个,上面的通知更新频率都各有不同,所以多加几个公众号可以更及时的收到通知。

目标院校的研招网/相关学院的网站

前面获取通知的手段只能起到提醒的作用,真正正式的通知,还要在相关学校的官网上查询!。这点切记!!!切记!!!

导师评价类网站

导师的人品性格,科研实力等情况是在筛选目标学校之后需要首先考虑的,当然,谷歌学术可以查询老师的科研实力,但是老师的人品性格等信息相对较难获取。

之前,导师评价网等相关网站现在都在神秘势力的干预下挂掉了。但一些其他替补网站借助了数据库,也是可以查询的。具体好用的相关网站可能得上知乎上找一下了。。。

关于这上面评价的是否真实准确,我个人秉持着“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”的态度。毕竟,学生也不是没事干才上去黑老师的,一般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,不至于影响老师招生。再者这些数据也有可能是恶意差评或者刷好评,所以总的态度是:扎堆差评的老师一定不要选,一定是雷!较少差评或者没有评价的老师,说明人品正常,可以考虑。当然,如果有直系或者认识的学长学姐在这个学校,也可以帮忙打听一下,外校保研这种方式打听到的消息十分有用!(一般学长学姐还是很乐意帮忙的,大家都是学生,也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,都受益于前人)

夏令营

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,许多学校的夏令营改为线上举行,参加夏令营省去了许多路途上的时间成本,虽然节约了时间,但是也导致海投之风盛行内卷十分严重。很多优秀的学生为了有更多选择的机会,选择海投,纵使夏令营时间重合,也无非是多开一个设备的事情,面试时间大概率也不会重合,所以许多夏令营真的都是神仙打架。

再者,疫情使原来很多想出国深造的学生放弃出国,学校收到了数量众多,且生源质量十分优秀学生的申请,出现了——清北投华五,985学生拿不到offer,211大佬连初审都没法通过的魔幻开局😭😭😭

在这个大背景下,我夏令营投了

  • 上交电院微纳电子系

    上交微纳电子系对于211院校,材料审核的规则是——每个学校只审核通过一位同学,且只接收专业第一,专业相关优先,宁缺毋滥。所以很自然的就没了😔

  • 中科大六系——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(本质上还是CS)

    今年中科大着实卷的厉害,而且今年科大只有夏令营没有预推免,所以夏令营营员人数空前的多。而且,科大有着按照专业排名筛选简历的传统,就六系而言,今年我们学院通过初审的基本上都是专业第一(大专业,人数>150,专业第二也有通过)。排名不靠前的学生,纵使其他方面特别强,也是机会渺茫。

    我们专业人少,作为专业第二的我,没了😭😭😭

  • 北理工信电院

    这个也很离谱的,我看夏令营通过的多数都是本科就比北理工好很多是985学生(审核老师也不想想这些学生最后会不会去😓),而211高校通过的学生数量很少,我们学院只通过了两个,且都是相关专业第一。

  • 哈工大(深圳校区)——信号与信息处理

    害,其实当时报这个是冲着哈工大的牌子和深圳的地理位置,也没想着真的要去,没想到今年这个最离谱,当然也没过初审。

    至于原因,可以搜索知乎上相关的回答,真的就离谱的厉害。。。

  • 浙江大学光电院——光学工程方向(部分老师还是会做图像算法相关的交叉研究)

    依旧,还是按照成绩位次筛选简历,这次我通过了初审,下面详述面试过程

  • 电子科技大学信通院

    通过初审并拿到offer,下面详述

  • 中科院——上海微系统所(科研所)

    通过初审并拿到offer,下面详述

方向上基本都是和CS(给的工资高,且用人需求量大)和IC(行业受国家扶持,发展前景很好)相关的。

中科院——上海微系统所

可能是因为是科研所的原因吧,微系统所的审核通过的十分顺利,通过名单中也鲜有大牛高校的学生,通过的总人数在200人左右,最后的优营人数未知。

夏令营总共有两天,

  • 第一天:宣讲 讲述所里各个科室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,便于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方向;
  • 第二天:全天网络面试 面试时间5min(1min英文自我介绍,4min问答),面试的时候感觉老师没有在听我的英语介绍😂,基本上按照提交材料上的内容询问,问了我两个参加的竞赛里的内容,就很快结束了。真心感觉,5min的面试真心面不出什么东西。

之后,第三天下午,面试结果就出来了,和意料中的一样,拿到了offer,总体上还是感觉相对容易的。

电子科技大学信通院

成电信通院的夏令营感觉更多的是在宣讲,并没有选拔,选拔是在之后的“优选计划”中,各系各科室按照各自情况,自己组织的(这感觉和成电的导师选拔制有关,导师来选择学生,不会经学院手)。而学院的报名系统,感觉更多的像是一个信息统计工具。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,发邮件咨询对应组的招生老师,老师若是看你骨骼精奇,会回复邮件并安排时间组织面试。

强烈建议!!!感兴趣的组要尽早发邮件询问,不然老师后期的邮箱会炸掉,就不会再去看新收到的邮件了。

我面试的组有两个老师,主要按照我列举的所学课程,问了我一些很基本的问题,比如:

  • cpp的相关知识: 什么是局部变量,什么是全局变量?

  • 信号系统中的相关知识: 拉式变化和Z变化有什么区别和联系?(二者没联系,是老师挖的坑) DFT和DTFT的联系?

面试总共用了25min+,主要问了我一些专业课程的基础问题,当然这也和面试的团队有关,也问了一些很简单的英语问题,,面完后一个小时就给我发offer了。

浙江大学光电院

浙大的夏令营也是两天:

  • 第一天:宣讲 讲学院各个科室的研究方向和进展,讲解的时候可以获得许多网上查询不到的信息,可以对感兴趣的方向或者老师做一些标注和笔记,方便后续的查询。

    当然,宣讲的内容也是不全面的,更多有关老师的科研情况和课题组的研究方向的信息,可以去学院网站,或者老师个人主页上查询。

    可能是学校考虑到线上夏令营的缘故,今年的入营人数是前一年的1.5倍,人数大致250+,但是仅有一部分学生获得了二面资格,人数大约在140人左右(基本上和往年直接入营后面试的人数相当)。直观感觉还是按照成绩排名来筛选的,我们专业也是按照往年的惯例,保留了前两名,我也有幸进入二面。

  • 第二天: 二面面试

预推免

南京大学

浙江大学

中科大

天津大学

北京理工大学

东南大学

Tips

邮件

老师

不去尽早说